首页
案例集
百佳案例·数字政府|东方金信推动重庆“数字政府”建设,助力政务服务提速增效

百佳案例·数字政府|东方金信推动重庆“数字政府”建设,助力政务服务提速增效

时间:2021-12-10

提供商名称:北京东方金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商简介:

  北京东方金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金信”)成立于2013年2月。拥有ISO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CMMI5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等重要认证;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首批通过工信部数据中心联盟大数据基础能力、性能双认证;首个国家信息中心“数据资产研究中心”授牌单位;全国信标委智慧城市及大数据标准工作组成员,入选Gartner全球大数据行业和人工智能报告;2019年获腾讯数亿元投资,成为腾讯云战略合作伙伴;2020年获中金、国新和海淀区国有基金集体入股。

  东方金信的核心产品是一系列基于分布式架构的大数据云平台,其涵盖了大数据应用链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与计算、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分析挖掘、人工智能、数据中台应用的全部环节。

  东方金信已在政府、金融、能源、交通、工业、广电等多个领域完成大数据战略布局,能够提供跨行业多领域企业级一体化大数据解决方案,实现产品+实施+咨询一站式服务。主要客户和项目都已成为大数据领域行业标杆和典型案例。

应用行业:政务

应用需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渝府办发〔2019〕66号)、《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28号)等文件精神,重庆市需要依托数字重庆云平台建设重庆市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以推动政务数据资源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共享交换和合理开放利用,激活全市政务数据资源潜力。具体需求如下:

  (1)共享系统升级改造

  现重庆市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即共享系统包含资源目录子系统、目录编目子系统、共享交换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运维管理子系统、统一身份认证子系统等子系统。依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渝府办发〔2019〕66号)要求,本期项目需完善现有数据资源目录共享子系统、数据需求管理子系统、共享系统门户集成、统一管理等子系统。以信息化手段落实“三清单”数据采集制度,建立依职能按需共享的业务模式,实现数据采集分发管理,数据存储动态扩展,数据流动顺畅高效,确保横向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和纵向市、区县两级政务数据资源的双向流动,实现国家-市-区县三级架构互联互通的共享体系。

  (2)开放系统建设

  本期项目主要围绕政务数据开放目录发布、开放数据汇聚、开放服务提供为核心,建设包括系统首页、开放登录注册、数据资源、互动反馈、政策信息、个人中心、系统平台对接等模块,实现便捷检索,统计分析,互动参与,资源下载、接口调用等应用功能。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系统平台应为数据服务使用者提供安全、稳定、多渠道、松耦合的数据开放接口、数据服务配置等数据服务,提高数据的服务能力。需要建设数据开放服务管理平台,面向社会提供相关的政务数据资源开放服务,通过管理功能实现服务注册、服务挂接、服务维护、服务发布等功能。平台管理方面需要提供用户管理、功能菜单、通知公告、接入管理、日志审计和运行监控等。

  (3)部门政务数据资源池建设

  按照“谁生产、谁治理,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推动全市各政务部门按规范开展政务数据资源的梳理及关联整合,对自身原始业务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形成符合共享要求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池。

  (4)基础数据库建设

  以公安、市场监管、规划自然资源等部门原有业务归集数据为基础,进一步整合卫生健康、人力社保、教育、民政、税务等部门业务数据,通过清洗、关联、比对、校验、更新,形成无条件共享的自然人、法人、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

  (5)主题数据库建设

  基于全市基础数据库,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场景,由牵头部门通过共享系统整合、叠加基础数据库和部门数据资源池的数据,按照“一数一源、一源多用”的原则,建设若干个主题数据库,满足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应用需求。按照《重庆市“云长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重点工作施计划的通知》(渝云长办〔2019〕4号)要求督促牵头部门优先完成公共服务、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等类型试点主题库建设;加快推进精准扶贫、信用信息、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试点主题库建设;本期项目依据主题库类型划定主题库存储区域,区域内依据业务类型进行细分,形成物理隔离,逻辑联动的主题库存储区,为开展多部门联审联办和协同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6)数据支撑平台建设

  数据支撑平台依托数字重庆云平台建设,为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数据存储、数据治理、数据计算等提供共性支撑。提供关系型、非关系型、内存型、图存储等数据库用于各种类别政务数据存储;建设大数据并行实时计算存储能力,提高数据存储访问高可靠、高可用性;利用分布式、数据沙箱、流式技术、弹性计算、作业协同、集群管控等技术和机制建立数据基础能力保障子系统,构建支撑平台中的“基础支撑”。

  (7)政务数据资源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为确保政务数据资源的信息安全,本期项目需要建设政务数据资源从制度、建设、运营等全过程的安全体系,以加强政务数据资源安全管理,保障数据安全。数据安全建设应满足《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19)三级保护要求。重点从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计算、数据服务等方面的数据安全入手,建立全过程、可追溯、内控外审、应急保障、实时监控预警的数据安全管控体系,保证数据安全。

  为确保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多层次安全,本期项目需要从网络、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设计,以加强政务数据资源安全管理,保障数据安全。

  (8)标准规范建设

  标准规范建设是重庆市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运行的基础之一,主要分为数据资源标准、系统及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三大类。

数据资源标准需求

  数据资源标准是数据标准化的关键和核心,该阶段是针对数据元素进行提取、管理和对数据资源表示进行规范化的过程,最大程度管控数据资源质量,提高数据资源交换利用率。数据资源类标准包含数据资源的元数据规范、标识编码规范,数据资源目录编制原则、目录编制流程、目录信息维护等内容。

  系统及技术标准需求

  系统和技术类标准应包含共享开放接口、共享开放技术、汇聚治理、系统接入方式要求、安全技术要求等标准。

  管理标准需求

  管理类标准应包含机制规程、运维管理、检测评估三个层次。机制规程标准应规定政务数据资源汇聚、治理、共享、开放过程中的运作机制、操作流程;运维管理类标准应规定政务数据资源系统运维及管理相关内容;检测评估类标准应规定政务数据资源管理评估、安全评估、共享开放程度评估、风险评估等。

image.png

产品(平台)架构:

  通过本期项目建设,基于数据治理体系,构建完善的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系统和政务数据资源开放系统,升级自然人、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围绕应用建设主题数据库,根据部门责任清单建设部门政务数据资源池,形成“两个系统+四大基础库+N个主题库+N个部门政务数据资源池”的数据资源汇聚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一致性的安全防护体系,建立数据接入、数据处理和数据使用多层次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在本项目中,为了实现以上内容的建设,数据治理体系是基础也是核心,数据治理体系渗透在重庆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的不同阶段中,数据治理矩阵具体包括:数据质量、数据标准、元数据管理、数据安全、数据模型、数据资源目录、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产品工厂8大模块,同时制定了数据管理制度框架,将最高管理层对数据管理的期待变成“法典”,并作为一致性的信息提供给整个企业和数据治理的组织和人员;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始终如一的执行来树立全行的数据管理观念,并确保数据治理组织围绕数据政策来进行工作目标的定义和实践。

  升级优化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系统,推进依职能按需共享业务模式,在现有平台基础上,按照“三清单”数据目录管理要求改造数据资源共享目录、数据需求管理功能,完善数据共享门户集成和统一管理,实现了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系统整体升级。

应用价值:

  截至2020年11月,重庆市共享系统已有70个市级部门(含二级部门)挂接数据资源,累计挂接数据资源2922类,资源挂接率为75.52%,数据调用量创新高。2020年,市共享系统共支撑49个市级部门和30个区县,市共享系统日均调用330万次,累计数据调用超10.3亿次,累计访问流量3.08TB。

  项目实现以建设“西部科学发展的先导区、西部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为主线,以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为中心,以信息安全应用为重点,鼓励创新,深度融合,统筹协同,推进经济发展、政务服务、社会管理、民生幸福、基础建设等领域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在优化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城乡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此外,项目还具有如下创新特性:

  (1)技术创新

  数据资源共享系统,打破传统的数据目录建设思路,围绕政务部门权力事项,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工作为重点,全面梳理政务数据需求清单、供给清单、负面清单,“三张清单”,全面摸底各部门政务数据,厘清各部门政务数据共享责任,全面提高了政府数据质量和数据服务能力,实现了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

  建设共享一体化大数据资源中心,不仅对当前社会关注的数据共享、开放,同时围绕大数据产业链条,对数据采集、汇聚、整合、共享、开放、应用、安全的全链条管理。“一平台服务”:依托“数字重庆”云平台集中建设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统一向社会各界提供数据的编目、汇聚、共享、开放、应用等服务,实现数据的“一云承载”和服务的“一窗提供”。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系统成果,编制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资源开放清单,充分利用地理空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建成了集目录发布、数据汇聚、数据发布、便捷检索、统计分析、互动参与、应用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开放系统,与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和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系统对接,并保证了数据共享目录和开放目录的一致性。

  (2)业务创新

  推动重庆市智能化产业高速发展。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为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数据支撑,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构建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服务协同支撑系统和平台,集约建设各类业务协同支撑系统,基于数字孪生理念打造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对市民生活服务门户,服务型政府建设、市民和企业各类主体,各领域业务应用进行有力支撑,推动智慧城市5类创新应用及相关行业高速发展。

  (3)服务创新

  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应用深度融合。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的建设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重点解决了政务数据资源管四大问题:明确提出“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解决“共享难”的问题;推行目录清单、需求清单、责任清单的“三清单”模式,解决“汇聚难”的问题,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提升了政务数据的利用价值,减少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与交换的重复建设,减少部门信息化建设和运维管理成本。

  (4)思想创新

  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的建设是推动重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亟需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联动的重要举措和机制。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可以强化跨部门、跨行业的组织统筹力度,加快城市信息资源的有序汇聚,深度共享、关联分析、高效利用,为政府、企业和市民提供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服务,最大程度地展现城市“智慧”。

  通过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的开放共享,以及中心后期的不断迭代完善,将推动政企数据双向对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一方面,企业可获取更多的城市数据,挖掘商业价值,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企业、组织等数据贡献到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可以反哺政府数据,支撑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促进现代化的城市治理。

image.png